新北樹報

在地、記憶、連結、創生

「不只是法律,更是陪伴」──律師簡筱芸,用同理心走進當事人生命中的艱難時刻

【新北樹報】編輯劉佳儒/新北

法律,不只是冷冰冰的條文。對律師簡筱芸來說,

每一場訴訟背後,都藏著一段需要被聽懂的人生。

簡筱芸律師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主修刑事法領域,專研性犯罪相關議題,從性騷擾、性私密影像散布到性猥褻案件,都曾是她投入的方向。她說,自己在處理性犯罪案件的過程裡,常常看見受害者徬徨無助的眼神──「這讓我意識到,社會真的需要更多懂得傾聽與陪伴的律師。」

而這份理解,不只是專業,也來自她的性格。從小在老師口中就是「熱心助人」的學生,她說自己「蠻享受幫助別人所帶來的幸福感」,哪怕只是下雨天幫路上推資源回收車的人推回收車、把雙手弄得全是油漆。

這樣的特質,也自然延伸到她的執業風格。對她來說,律師的價值不只是爭取勝訴,更是確保當事人在每一步都能心安踏實。她笑說:「有時候,我們能做的不是改變結果,而是讓對方在過程中,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並且擁有選擇的力量。」

對於性犯罪案件,她特別強調「不能急、不能逼」,因為受害者往往已經在家庭、職場或社會眼光中承受太多。「我們必須陪著她,一步一步確認自己真正的選擇是什麼,而不是為了報復或情緒衝動走進法庭。」

除了刑事案件,她也長期處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民事與家事糾紛──土地爭議、租屋糾紛、離婚監護、遺產分配等都是她的服務範圍。她說:「很多時候,爭執並不只是法律條文的對錯,而是牽涉到價值觀、關係與信任。這些,是課本上學不到的事。」

在這樣高張力的工作中,她靠旅行來釋放壓力。她笑著說:「人生已經夠苦了,我不喝美式。」喜歡海的她,選擇用海風沖淡煩憂,也希望有一天能打造一間結合「法律諮詢+咖啡空間」的工作室,讓來找律師的人,不再這麼緊張。

「我想要留下些什麼。希望未來有人回憶起人生最艱難的時候,會想起──那時有個律師陪他一起撐過。」


探索更多來自 新北樹報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探索更多來自 新北樹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