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樹報

在地、記憶、連結、創生

全台首檔「Craft, the Heaven—台灣工藝教育展」 松山文創園區展出

[台灣新聞雲]記者謝啓楊/台北報導

2024年11月14日至17日,「第一屆台灣工藝教育展」將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隆重登場。本次展覽以「Craft, the Heaven」為主題,邀請大眾一起走進工藝教育的奇妙世界,體驗工藝學習的純粹快樂。當孩子們投入創作、父母見證專注的過程,彷彿置身於天堂般的平靜和美好。

展覽位在松菸第一、二兩棟倉庫,一號倉主題為「在森林裡學習的美好生活」,展出「從森林到教室」概念展,打造專業木工學習教室,並由綠色餐廳「粮心聚落」開張森林系餐飲概念店;二號倉主題「我們是一個工藝大學校」,聚集藝師工坊、工藝教學單位、工具和材料業者,還有從國小師資培育、專業人才培養等單位。全展場總共有6+1個工藝教室,連續4天超過100多堂的手作課程。

展覽現場。圖/台灣工藝美術學校提供

本次展覽由台灣工藝美術學校主辦,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灣魯班文化教育協會籌備會、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協辦,致力於提供一個專業且充滿活力的工藝教育交流平台,讓來自政府、學術界及工藝教育相關產業的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台灣工藝教育的未來發展。展覽現場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與教育經驗交流機會,讓教育者與學習者能夠親身體驗並獲得實踐發展的可能性。

14日展覽開幕活動中,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陳殿禮主任表示這個月各地舉辦許多工藝活動,這次透過工藝教育展把大家的力量集合起來,才能聚沙成塔讓工藝活起來。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森林產業組李志珉組長則指出林業署積極推動國產材應用,台灣工藝美術學校持續使用國產材來推動木工藝教育進入校園的方式,讓學生瞭解從森林到課堂,再從課堂到生活,是一個非常值得且有效益的推廣國產材應用方向。

台灣魯班文化教育協會籌備會許吉本主委則強調民間業者需要共同來培養新生代的木業從業人員,所以今年也積極舉辦第一屆全國巧藝魯班木工設計創作競賽,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木業,也在展上宣布第二屆全國巧藝魯班木工設計創作競賽正式開跑,期待更多對木工創作有興趣的朋友報名參加。展覽主辦人台灣工藝美術學校陳明輝則補充說道,台灣有很多很棒的年輕工藝師,我們不能只是在旁邊看著他們,應該加入共同推動工藝產業及教育的行列,這場工藝展正是跨出的第一步。

開幕典禮大合影。圖/台灣工藝美術學校提供

主題展區特色亮點

展覽分為兩大倉庫空間,帶來多層次的工藝教育體驗。一號倉主題為「在森林裡學習的美好生活」,從入口即能感受到木材的自然芬芳,體現木工藝與森林環境教育的融合。現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展區以「從森林到教室」為主題,呈現了木材從山林到教室的旅程;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展區則展示了木博館如何將「木知識」和「木生活」帶入小學課堂,展現工藝教育在108課綱下的實踐與應用。

此外,由台灣魯班文化教育協會籌備會主辦的2024年第一屆全國巧藝魯班木工創意設計競賽的入圍作品也在此展出,讓觀眾感受台灣在地木藝新生代創作者的工藝設計巧思。本次展覽強調,木工藝教育已不僅是傳統技藝,更是跨領域、結合生態與人文的創新教育。

互動工藝課程與天然餐飲體驗

為增添展覽趣味,主辦單位特別將一間完整的木工教室搬到展場中,四天展期內安排了豐富的木工體驗課程,讓參觀者在真實情境中感受創作的樂趣。此外,展區內設有國產材概念的森林系天然餐飲概念店,由粮心聚落主廚以林下經濟的概念,設計展會限定版輕食,包括「刺蔥籽南瓜濃湯」、「馬告鮮奶霜淇淋」、以及「相思木威士忌森林蜂蜜霜淇淋」,為觀眾帶來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其中,「刺蔥籽南瓜濃湯」還搭配了全聯阪急麵包專屬贊助的番茄歐式麵包,讓大家除了看展之外,也能在滿滿芬多精氛圍裡,享用由在地食材製作的健康無負擔美食。

「我們是一個工藝大學校」:凝聚工藝教育資源

二號倉主題為「我們是一個工藝大學校」,聚集了全台工藝教育單位、藝術教學團體與工具、材料業者。透過六個工藝教室,邀請教師、家長和孩子們探索各種工藝課程並了解教學策略。此外,展區入口設置的台灣地圖標示了各地工藝教育推動者的位置,邀請工藝教學工作者共同為台灣的工藝教育出一份力。這場展覽不僅提供家長與孩子一個共同學習與成長的空間,也透過工藝教育作為媒介,喚起更多人對於自然與人文的關注,歡迎各界蒞臨體驗。

展覽現場。圖/台灣工藝美術學校提供

本次展覽由台灣工藝美術學校主辦,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桃園市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台灣魯班文化教育協會籌備會、桃園市青年事務局、及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共同協辦,致力於將工藝教育推廣至全台,培養下一代對工藝的興趣與熱情。

新北市新聞就看 新北樹報 深根樹林的在地媒體

探索更多來自 新北樹報 的內容

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探索更多來自 新北樹報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